中国为什么争奥运会?
我举一些例子,说明体育运动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和意义。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以51金雄踞金牌榜首位。北京奥运会之后,各地投资兴建了许多的体育场馆。在宁波,海曙区建成总投资高达3.6亿元的体育中心;在杭州,西湖景区建起了一幢高149米的体育馆;在成都,双流县斥资7亿元建起了亚洲最大的综合性体育场……。这些只是奥运会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个缩影。
2008年奥运会带给北京的不仅是经济的刺激,也有对城市文明的重新塑造。从申奥成功那一刻起,“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就成了驱动北京发展的三大理念。北京倡导的绿色出行,改变了人们长期形成的开车出行的习惯;北京市实施的节能措施,使北京居民的用电量大幅减少;而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则使得一个旧城区变成了绿地和公园。
如果说北京奥运会是硬实力的话,那么伦敦奥运会则是软实力的一种体现。作为首届现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英国为残疾人士提供的便利让全球观众深受感动。 英国政府专门为残奥会修建了配套设施——斯特拉特福奥林匹克公园,园区内还建有一座大型水上运动中心及两座训练设施。
英国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出色发挥的同时,也展现出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他们中不少人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情,游泳运动员霍奇做了地铁维修工,铁人三项运动员劳森则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 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染了无数的人。
其实,无论是举办奥运会还是残奥会,最核心的目的不在于这些大型赛事能够给主办城市带来多大的经济红利,也不是单纯的建造几座体育场馆就能解决的问题。这些赛事对于城市精神和文化价值的塑造才是至关重要。 通过举办奥运会,可以增强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2008年奥运会的盛况,数亿人民集体观看奥运开幕式,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而伦敦奥运会期间,虽然当地爆发了反对社会不公的游行,但伦敦奥组委依旧坚持举办,用奥运火炬传递一种和平与团结的力量。 当火炬手吉姆·凯西最后将奥运火炬送到乌尔里希手中时,两人眼里都闪烁着泪光。
奥运会上,竞技体育的魅力让人为之倾倒;奥运赛场外,国人的爱国热情也一再地被点燃。无论关注体育的人,还是平常不看体育的人,都为中国奥运健儿们拼搏争金加油呐喊,似乎整个中国都随着奥运比赛的进程而跌宕起伏。一个体育项目可以让整个民族情绪受到如此感染,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力量?
奥运会为民族主义服务
奥运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会,奥运会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受瞩目程度以及转播媒介数量、观众人数都是其他体育赛事所无法比肩的,这种巨大影响力使得奥运会成为宣扬民族主义的天然场所,奥运场内场外也处处闪烁着民族主义的火花。一方面,人们在民族情感的驱使下关注着奥运会,为自己所支持的体育代表团加油助威。另一方面,政治人物为了获得选票,利用体育尤其是奥运会等国际性体育活动为民族主义服务。例如,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地位,使我国体育代表团得以参加竞技水平更高、影响更大的国际体育赛事,而体育成绩的提高又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信心,这些都在实际上增强了党和中央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奥运会从诞生以来,政治与民族主义对她的影响就如影随行: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见证了希特勒宣扬“日耳曼民族优越论”;韩国与朝鲜代表团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穿着统一的民族服装、打着朝鲜半岛旗共同走进会场;英国伦敦奥运会主体育场的上空出现一架喷气式战斗机,以纪念60年前的不列颠之战,此举被媒体解读为向1940年纳粹德国试图主办奥运会的蔑视。奥运会与民族主义之间相互促进,奥运会为民族主义服务,而民族主义又在事实上推动着奥运会的发展。
世界体育中心的转移是各国兴衰存亡的写照
1908年,当美国人站在奥运会冠军领奖台上欢呼雀跃之时,“日不落帝国”面临着一个世纪以内的首次衰落;44年后的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苏联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便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体育强国,苏联也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凭借美苏冷战的“东风”,与美在奥运会的金牌榜上激烈对抗,并在1976年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超越美国成为金牌榜第一。奥运会不仅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体育实力的展现舞台,更是国家兴亡的见证。
从希腊奥运会到现代奥运会,无论是古代奥运会的兴衰还是现代奥运会初期欧洲和美洲的角逐,都是民族冲突和战争的产物。从1908年伦敦奥运会开始,世界体育中心逐渐转移到了北美,1908年奥运会开始成为美国人的“独角戏”;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凭借冷战的“东风”跻身体育强国,与美国展开争霸;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东欧剧变,体育力量严重衰退,而美国在国际体坛的地位进一步巩固;20世纪末,英国借助经济力量的回归成功申办了2012年奥运会,体育实力有复兴之象;中国的体育崛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的体育实力明显提高。
综观世界体育中心100多年来的转移轨迹,与美国、苏联(俄罗斯)、英国、中国、东欧等国的兴衰存亡轨迹基本吻合,体育实力的变迁反映了国力的更迭以及国际地位的变化。
中国“奥运崛起”:民族认同的重塑与国势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奥运会上的成绩越来越好,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获得15枚金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获得16枚金牌,2000年悉尼奥运会获得28枚金牌,2004年雅典奥运会获得32枚金牌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得51枚金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获得38枚金牌,中国体育开始走上一个全新的竞技平台。中国不仅成功登上世界体育大国的最高峰,更以雄厚的实力跻身于世界体育强队的行列,成为与美国对抗的体育强国。中国“奥运崛起”反映了中国国势的变化进程,体现着国家权力、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不断变化的演进过程。
民族认同在奥运会中的重塑与升华
奥运会的竞技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民族国家形象展现的平台:民族认同在奥运会中得到重塑与升华。
民族认同是指一个民族在历史、文化以及民族心理上对自己所认定的民族归属的确认。一方面,人们自觉将自身与所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心理或情感上把自己认同于这个民族;另一方面,把族外人划分在“他者”之外,使民族内部成员产生与外界相区隔的归属感和群体感。“体育”民族主义情绪是民众通过关注竞技体育以及体育健儿在竞技赛场上的出色表现,继而激发自身的民族认同、民族自信心以及民族自豪感的过程。例如,在1998年曼谷亚运会上,中国女子游泳运动员陈妍在100米自由泳比赛中屈居日本选手山田美弥后,比赛结束后陈妍流下了伤心的眼泪。赛后,在国内媒体的不断渲染下,把陈妍的泪水与中国在1995年东京世乒赛上女团失利,男乒自1989年多特蒙德世乒赛开始“三连亚”,乒乓球这项“国球”项目屡屡受挫所引发的民族主义情绪合为一体,从而引发了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敌对情绪。
另一方面,民族与体育的结合,还体现在华人华侨,或者虽然加入了其他国籍但有华人血统的运动员在奥运会等重大体育活动中为所在国获得冠军后拒绝升国旗、奏国歌,或者在获得冠军后身披中国国旗,以及以华人为代表的亚裔在美国体坛中所出现的“种族归化”的现象中。例如,获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跳水金牌的美国选手鲍迪亚虽然加入美国国籍,他在赛后采访中多次强调自己“血统上是美国人和中国人”,在跳水项目中为祖国赢得了奥运金牌他感到十分自豪。
国势变迁与“中国梦”
在100多年的世界体育中心转移中,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体育实力逐渐增强,并在北京奥运会之后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体育超级大国。
伴随着中国体育实力的崛起,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也愈加凸显,人们对中国“中国梦的实现”也更加充满信心。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的影响力不仅在体育领域,在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领域也开始全方位地影响着当代世界的国家体系。例如,2012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石油买家;中国2010年进出口商品交易总量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美国、日本等国将2012年视为“亚太年”,将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这说明美国已经开始视中国为主要的对手,而中国的影响力及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也在日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