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靠什么盈利?
不才曾在某顶级俱乐部任职,负责球队运营。简单谈一下我的看法—— 中国足协从2008年就推行了职业联赛财政准入制度 严格限制各支俱乐部的投入。具体标准是 依据球队上季联赛排名 给予该队一次性准入资金补助(中超、中甲分别是450万和300万) 同时规定各队国内人员经费不得超过上一年度人均年收入的12倍 国外人员的工资不能高于当年国家队队员的工资(当然,当时国足薪水也不高) 在以上两条规定的基础上 各队总投入(包括球员薪酬、器材装备、日常运行支出等等)上限为2.5亿元 中乙联赛的球队则没有补贴,只限制支出。 另外补充一点 这一制度仅适用于注册职业运动员50人及以上的球队 如果你的球队注册球员不到50人 那么你的球队就可以毫无顾忌地砸钱了 因为只要你的支出低于收入 上赛季最终成绩又还不错的话(前六名) 下赛季你就可以继续参赛 我曾经所在的队伍由于一直战绩不佳 最高光的一场球竟然是我们客场6比0大胜当时的夺冠大热恒大
虽然这场比赛恒大队大部分主力都没上场 但是,我们毕竟是一场未赢的垃圾队 所以这场比赛进球后我兴奋不已,在场边蹦得老高 后来被领导批评说这是假以成绩论英雄 不过,到了第二赛季情况就发生了逆转 我们居然拿到了联赛第5名 顺利冲超 于是乎 我们打破了当地一支传统劲旅对顶级联赛的垄断 历史上首次获得了参加顶级联赛的资格
足球运动具有很强的市场性,因此经济性也是足球运动的突出特点之一。在欧美 足球开展好的国家,职业足球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产业,整个社会都为之服务。如英国,足球产业年利润120 亿元,从业人员120 万人,每年因足球活动要进行2350 万顿的旅行。荷兰每场甲级联赛平均观众6 万人,年观众数达1200 万人。
一个甲级俱乐部年收入800 万美元。1990 年日本的J 联盟开始组建,一年以后,联赛 的总入场观众达到291 万人次,总收入为491 亿日元,净收入为70 亿日元。
我国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在盈利方面还很弱。仅以上海申花为例,九十年代中期,每年的 经营收入只有几十万元,而支出要在l50 万元以上。但一些企业仍然看好足球这个产业市场, 纷纷进入足球,对俱乐部进行包装或者冠名,其经济效益也是相当可观的。如上海“金可乐” 红狮队的冠名费为350 万元;广州“太阳神”在94 年正式参加甲级联赛后,每年冠名费为1000 万元;沈阳“金德”俱乐部在1996 年的冠名费也达到了300 万元。
一些俱乐部通过开发无形资产的深度,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①通过有线电视专台 收取收视费。上海申花俱乐部通过上海东方有线台传播俱乐部参加的联赛等体育信息换取有 限电视收视费,每家用户每月收2 元,仅两年时间俱乐部进账就达到400 多万元。②以“广 告权”换取资金。申花队赴巴西拉练的全队服装配件和交通工具均由巴西一家广告公司提供。 又以一家皮鞋公司为冠名单位,以250 万元的费用完成了在欧洲的拉练。广州太阳神队在96 年赴乌拉圭和阿根廷拉练时,装备和差旅费用由一家广告商全部承担。③通过俱乐部命名、 本队的主场冠名为广告商进行宣传等,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