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梁解说哪些比赛?

韶淑文韶淑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是非常喜欢刘国梁的,记得13年世乒赛时,因为不是现场直播,所以为了看他的解说,特意买了一份超级贵的门票(原价是600元一张,我在票淘上买的是2000元)。当时刘指导还在自己的微博中透露过,自己正在为央视解说世乒赛,因此还引起一些网友的好奇,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解说过。 实际上,在13年世乒赛后,到15年的苏州亚锦赛中,刘国梁确实连续三次解说了中国队的比赛。不过从15年苏州亚锦赛开始,直到今年的世乒赛,他都一直没有缺席过比赛。

我在看视频时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在解说比赛时,只要中国队选手出现状态不佳、情绪起伏等情况,他都会特别留意,并且做出正确的分析,提醒观众注意。比如在解说许昕/马龙对阵林振宇/胡海东的比赛时,看到许昕/马龙的失误,他会说“可以看出来,这局比赛对两位队长来说,心理压力非常大”;在解说女队比赛时说“贾雨欣本场比赛打出了高水平”;在男双半决赛时,看到林高远/樊振东出现状态波动,立即指出“这一段时间他们的精力有些分散,可能是一个小失误,或者发球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等等,这些细节都能看出他对乒乓球的了解,以及作为教练的敏锐之处。

作为一个乒乓球爱好者,能听到这样的解说实在是太棒了!所以每次看到刘指导解说比赛,我都觉得特别幸福。

章梓培章梓培优质答主

刘国梁解说比赛: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刘国梁开始进入国际乒联裁判组,经常去一些国家和地区做裁判长,解说也基本局限于一些小型比赛。刘国梁说,以前自己当运动员时,一上场就只想打好球。成为教练,也都是从如何赢得比赛的角度考虑。但站在解说席的“上帝”视角,刘国梁觉得解说和当运动员当教练员一样“特别过瘾”,“以前你可能把裁判、解说员作为对手和裁判,觉得他们碍着中国胜利了,现在亲身体会,也能更好理解其他角色、站在更宏观的视角看问题。”

在解说之余,刘国梁还经常向年轻解说员及观众分析乒乓球项目在奥运会这个特殊舞台上如何“生存发展”。他坦言,乒乓球项目在奥运会的受关注度没法和夏博体育项目比。乒乓球想要保持在奥运会5大球的地位,就要通过规则的改变,让更多年轻观众参与,同时激发各国运动员打好比赛。

北京奥运会上,出于推广项目的考虑,国际乒联增加了团体项目,并减少了双打和单打项目的参赛名额,每支代表队最多只允许3名运动员参加单打角逐。“这样的变革,让观众看到了更多新面孔,刘诗雯、马龙这样的年轻选手也可以在重大赛事中打头阵,”刘国梁说,“刘诗雯2005年才入选国家一队,北京奥运会就获得了单打名额。而大马龙则是在团体赛中,从张继科手上拿走了二号主力的重任,”刘国梁说,这种变革能给更多小将机会,在大舞台上摔打,加速成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