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球队为什么那么多?

郑宏伟郑宏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众所周知,英国的首都伦敦,是全欧洲乃至全世界上都排的上号的都市。它不仅是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也是文化娱乐中心和体育中心。仅在足球这一项运动上,在首都伦敦就坐落这十数家足球俱乐部,其中名气最大、实力最强的当属阿森纳、切尔西、托特纳姆热刺、富勒姆、西汉姆联以及女王公园巡游者六家。这六支球队中名气稍小的女王公园巡游者和富勒姆也都是英冠、英甲级别联赛中响当当的大俱乐部。

然而,虽然伦敦的球队这么多,但是真正拥有主场的却寥寥无几。尤其是对于女王公园巡游者和富勒姆这样的俱乐部来说,虽然历史悠久、成绩斐然,但是真正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主场,却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尤其是对于QPR来说,他建于1882年,比阿森纳、曼联、利物浦、切尔西等豪门还要早,甚至比伦敦最早的老特拉福德球场——水晶宫俱乐部还要早,但是这支在一百多年前就屹立在伦敦的百年老店,到今天为止仍然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草坪,而不得不东奔西走四处借用其他球队的球场作为自己的主场。

造成这一情况的出现的原因,还是伦敦独特的行政管理体制。伦敦虽然是一国之都,但是它却不仅仅是一个行政上的城市区域,而是由32个政府独立管理的一级建制区域整合而成。在这32个政府中,只有最中心的伦敦城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区域,其他的31个区域都是大伦敦区域下的自治市。这些自治市,它们的权力实际上比中国的许多地级市还要大,他们不仅可以直接参与英国议会和下院成员的选举投票活动,而且拥有相对独立的政府管理机构,甚至在国防和外交方面都有很大的自主权,因此可以说,大伦敦区域下的31个自治市都是名副其实的“小国”。

然而,伦敦的体育文化氛围之浓烈,让这些小地方政府都舍不得放弃体育带来的利益,于是这一座座区域政府就纷纷斥资修建了足球场(虽然大多都是上世纪30、40年代的古董),并以当地政府的名字命名。其中名气最大、规模最大、硬件设施最好的的自然是大伦敦政府为新千年所修建的“伦敦碗”——正式名称为奥林匹克体育场。这座体育场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承办了众多项目,并一举赢得了人们的喝彩。

然而,奥运会一结束这些独立的区域政府就又“狗咬吕洞宾”了。他们各自为政、闭门谢客,不愿意把本区域内建设的体育场开放给任何的客队球队使用。结果,像切尔西这样的球队即使在蓝军所在的大伦敦区域的中心附近都找不到一块合适的球场作为自己的备选主场,不得不花费重金购买体育场周围的土地,然后自己出资修建主场;而阿森纳这样的球队,也不得不离开市中心迁往15公里外人口稀少的威尔士。

而作为“小伦敦区”的大区所在——肯辛顿和切尔西区就更是如此。它不仅不准任何的客队球队在此踢球,就连居住在这里的QPR、富勒姆和切尔西三队也得按照区域所属原则,不准在自己的“大区”内踢球。因此,像切尔西在新主场“斯坦福桥”建成以前,不得不搬到邻近的“西伦敦区”踢球;而富勒姆和QPR则由于负担不起高昂的场地建设资金,不得不到更远的“北伦敦区”和“东南伦敦区”寻找可以被当地所接受的场地。

不过,随着大伦敦市的发展与扩张,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的不断稀缺导致了财政税收的急剧增加,区域政府们的财政资金正在变得越来越充足。再加上英国政府新近推出了一系列增加“就业”率的奖励资金政策,这些区域政府们开始纷纷修建起可承接体育赛事的体育场所,以便获得政府的财政资助,而QPR和富勒姆则得以在离伦敦中心不远的地方各“分”到一座,成为自建主场的球队。而随着一座座新体育场的落成,各区域政府也开始“解封”原有的老体育场,以便向其他非本地球队收取“天价”的场租费用,因此像切尔西这样财大气粗的球队最近也开始从“肯辛顿和切尔尼区”逃出来,并在离“大伦敦区”不远的“外围伦敦区”修建起新斯坦福桥球场。

相信在不就的将来,随着伦敦市区域的发展与扩展,以及新建体育场的不断落成,像QPR和富勒姆这样百年老队也即将迎来新生,他们将不再需要四处奔波寻找别人的球场做为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