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为什么没有英国裁判?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英格兰一共有7名球员参加,但是主裁执法的场次,却高达9场(英法大战因两人犯规各罚下一人,所以是10场)! 而在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上,由于英超球队在小组赛中均取得了胜利,因此比赛胜负没有影响到最终的出线形势,英格兰队在1/8决赛中淘汰了西葡混编球队从而晋级八强,而裁判共吹掉了3个进球!
这两届世界杯,足以证明英超的暴力美学,同时也能看出英国裁判的尺度。那么问题就来了——这样的尺度,究竟是过松还是过紧呢? 其实,英超球员的对抗,除了加纳、尼日利亚等非洲球队以外,在同属欧洲五大联赛的其他几支球队身上,同样充满了“血性”。以曼联球员为例,2016-17赛季,他们在联赛以及欧冠中对阵皇马和尤文图斯时都分别吃到了黄牌;而在2015年的摩洛哥世预赛中,卢克肖甚至直接手撕对方衣服。 但是这些球员往往都不会被逐出场外或追加处罚,原因就在于此——他们的动作大但不具有恶意。而且需要明确的是,这种“大”是在有充分对抗基础上的,比如你看见一个体重只有60公斤的日本球员在与身高马大的欧美球员对抗时主动“吃坏”自己,那才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现在回到主题,为何英超球员这么勇敢?原因就在于英国足球的血脉里流动着“血性”。从历史上看,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而早期足球比赛中不仅允许并且经常出现故意犯规,其凶狠程度令人咋舌。直到1891年,英格兰足总才发布禁令,规定踢球者必须穿带钉足球鞋以防踢人时拔不出脚。 而现代足球发展到现在,尽管规则已经比过去文明了许多,但“血性与强悍”依然是英超乃至英格兰国家队的标签。2015年,里皮执教的意大利队在客场与英格兰队比赛前进行了长达十分钟的队列训练,目的就是为了对付充满攻击性的英格兰后防线——果不其然,随后比赛的进攻机会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