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几个人踢足球?
我是80年代出生,高中时代赶上了中国足球最黑暗的时期,那时候看球真是伤自尊,97年亚洲杯,全场比赛中国只踢了几脚,01年世界杯预选赛,整个国家队都跑到了青岛,最后一场比赛,在青岛的体育场内,现场5万观众,其中8成以上都是来看笑话的,那真叫做耻辱。 虽然那时我还不算太懂体育的规则,但是作为一个球员,我从小学开始接触足球,当时我们学校没有什么条件,只有一块小球场,但我们队里很多队员都是当时省足校或者市足校选拔出来的苗子,所以基本功都很扎实,每天放学做练习,传球、停球、运球、传切配合等等一套练下来非常认真。我身体素质较好,速度很快,在场上往往能够利用速度和意识找到空当。
但到了初中,由于我年龄增长,体能提高,再加上一些基本功的遗忘和变形,自己踢球的自信大大削弱了,加上看到成年队的糟糕表现,逐渐对足球失去了兴趣。后来因为身高体壮,同学们开玩笑让我去打中锋,我竟然也乐呵呵地接受了,就这样,我成了那个时期大家印象中“踢球”的样子——高大、强壮、跑不死,但技术粗糙、没有美感,射门全靠力量,传球只看角度。 也许是因为这份刻板印象的影响,直至如今,身边很多朋友说起足球还是用“几个球啊”“会踢球吗”这样的词汇,好像足球是一项不需要技术也不需要策略的运动,只要有一帮子热血青年乱窜,就能把球踢好似的……
在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层面,中国足协每年公布一份准入名单,2019年这份准入名单上有中超、中甲以及中乙各级别俱乐部63家,每家俱乐部最少需要在册职业球员30名,这样粗略计算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保守数字在1890人左右,而2018年底由全国校足办主导的教育部官方校园足球夏令营总营,其全国最佳阵容总人数为1664人,这样两者合计3554人为大体上的中国足坛从业人员数量。
当然,如果算上各俱乐部各级别梯队以及各地足协的少年队,还有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青少年队,那这个数字会急剧放大,不过从现实角度看,这些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距离真正接触到成年职业生涯,还有很漫长的道路要走,真正能参加中国足协官方注册的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的仅有3554人这个数字。
当然,如果从更广泛的角度讨论足球在中国的参与度,还可以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据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和中国足协联合调查的数据,从足球人口角度(即有足球基础的人群)的角度考虑,2017年中国足球人口的总数为1.3亿,这个数字占到中国13.768亿人大约9.48%,即每100个中国人里有将近10个人在参与足球运动。
这个数据对比美英等传统足球普及程度很高的国家还有不小差距,比如在美国,其全国人口为3.25千万人,而其足球人口在7年前就有1600万,足球人口渗透率达到4.9%,而隔壁的加拿大人口仅为3515万,其足球人口340万,人口渗透率也有9.69%,这样对比下来,中国足球的普及程度似乎还可以,但关键是还要看从事高水平足球运动人数的基数。
同样是2011-2012年的数据统计,在美国1600万的足球人口里,其精英级别的男足球员有3.2万人、精英级女足球员有2.3万人,而在加拿大,其精英男足为3300人、精英女足是2400人,这样对比的话,两国精英级足球运动员人口大约在1.2‰-1.5‰这个区间段内。
按照上述中美加三国精英级足球运动员人口的比例区间,保守按1.2‰测算,中国目前的精英级足球运动员当在1560万人的体量,如果按40/60的男女占比,中国的精英级男足人口差不多在624万,比中国目前职业足球人口约4倍左右,从这个层面看,中国目前的足球人口还是非常有增长空间的,只是受限与大环境,许多孩子即使喜欢踢足球,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其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