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丛是中国哪里人?

苟露妍苟露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姓牟,名丛,字元通。中国四川威远人。 1980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无线电物理专业。毕业后在西南电子测量研究所工作。1983年调至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历任研究人员、室主任、所副总工程师兼材料保护实验室主任、所总工程师等职。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飞机蒙皮防腐与修理技术及材料研究,是我国航空表面工程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实现了我国航空工业从仿制到自行研制的跨越,解决了诸多重大关键性维修难题,为我国先进航空器研制和飞行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1. 提出并实现高性能涂层设计理论,为国产战机换装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30多年前,我国航空工业起步发展,但当时缺乏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和创新能力,只能依赖进口零部件进行组装生产。由于国外对核心技术的封锁,导致我国航空装备的可靠性不高,使用寿命短,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和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

面对“卡脖子”难题,作为年轻的研究员,牟丛立志要解决这一难题。 为了尽快取得成果,他一边开展理论研究,一边摸索实践,先后设计了干喷涂、热喷涂、电泳涂漆等工艺方法。通过反复实验,他发现,影响涂层性能的关键因素不在于喷涂方式,而在于涂层材料本身是否具有高的稳定性。他提出采用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和特种涂料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解决涂层与基体附着力问题,而且可以大幅提高抗腐蚀性和耐磨性。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解决了国内长期以来面临的重难点科研课题,而且实现了航空航天用特种功能涂料的自主研制,为航空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2. 填补国内空白,一举拿下航空修复世界性难题 在航空产业领域,飞机机身损伤修理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国际民航客机平均退役报废年限是40年左右,而国内早期引进的波音707、伊尔18等客机,已经陆续达到或者即将超过这一年龄。如何对这些“高龄”客机实施科学有效的修复成为当务之急。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牟丛就围绕飞机破损机体修复技术开展了系统研究,成功解决了修复后应力分布不均匀、易坍塌、强度不够等世界级难题,填补了国内该技术领域的空白。

随后,他又带领研究团队,开发了适用于复杂结构、异形零件的表面强化修补新工艺及其相关技术与装备,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敏惠项敏惠优质答主

牟丛,著名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香港浸会大学电影电视系博士。历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讲师、主任助理、副主任,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理事,北京电影家协会理事。

个人作品有电影《老三街》《大三儿》(监制)《过春天》、网络电影《罪途》《我的英雄》、香港电影《杀破狼·贪狼》《一念无明》(执行制片人)等,纪录片《乡村国是》《出·路》等,电视电影《最后的战役》《我心中的歌》,电视剧《我的朋友叫关关》等,出版专著《镜头内部时空关系研究》《香港银河映像系列导演研究》《电影创作美学研究·故事片·纪录片》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