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球员降薪实施了吗?
国内这帮所谓的球星,跟欧洲那边的球星收入标准根本没法比! 为什么总是盯着易建联、周琦这些球员?因为他们是中国男篮现役在CBA里效力仅有的几个称得上球星的球员了,其他的赵睿、胡明轩、徐杰甚至郭艾伦,在国内赛场可以说是拔尖的。 但是一旦放到世界层面呢,那这几个所谓球星的水准立刻就不够看了—— 比如国家队最近的几次热身赛,中国男篮阵中表现最好的几个球员分别是:张镇麟、陆文博、任骏飞、孙铭徽、吴前…… 这都是什么人啊?
张镇麟是个天赋异禀的侧翼锋线,他的投射能力是国内这些后卫所不具有的; 陆文博是个能射三分的大个,国家队的三分大队里他是唯一个子高的; 任骏飞是周琦之前中国队唯一能在内线撑场子的球员;
孙铭徽是唯一一个在国家队和广东队都能打上的后卫; 吴前的投篮是中国男篮目前最靠谱的远投选择之一。 但是这帮人在自己的联赛里也就是二流水平的,真正称得上顶级实力的后卫中锋,一个都没! 而这帮人在国外豪门根本不可能拿到顶薪合同,甚至拿不到太高的薪资,因为人家不看重你的实力,你的实力决定了你在联盟的地位,而你在联盟的地位决定了你能拿多大的合同。 而国内这支球队之所以给这帮人顶薪,是因为国内联赛就那么几家俱乐部,而篮球人口又极其匮乏,所以这几家俱乐部能够互相抬杠抬不出高工资的外籍教练和外援来,只能看着自己的青训梯队不断产出一些水平有限的球员,然后这些球员在职业赛场上不断浪费着大众对他的期待。
说回正题,如果中国足球和篮球真的打算走职业化的道路,那么降薪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当有一天中超和中蓝彻底放开对本土球员薪酬的限制(或者干脆实行薪酬封顶限制外协教练和外援),那就是降薪的开始。 现在中超和中蓝其实已经算是准职业化了,但为什么还说准职业化呢? 因为一支球队在经济效益不好的时候可以自行裁减成本,节约开支,但球员的收入是不受市场调节的(除非你是外援),所以降薪是强制性的,而不是由市场决定的。 但国外可不是这样,尤其是欧美那些发达国家,职业体育是一项充分市场化的事情,球队的经济效益好你就高薪续约,签不到人你就失去竞争力,球迷不喜欢看就损失门票收入,收入下降你就得裁员,连主教练都得卷铺盖走人,你说球员的工资还能高得起来吗? 所以你看NBA那些强队的球员,虽然拿年薪很高,但是场下的赞助和广告收入是一大堆的;CBA的那些所谓顶薪球员,场下也是商业邀约不断。 但中国足球和篮球现在连第一步都还没迈出去,还在纠结于给个别球员高工资是否合理的时候,外国很多运动员的高薪早就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跌下来了。 举个例子:巴黎圣日耳曼本赛季买断了此前租借的姆巴佩,给了这位当今足坛最有竞争力的前锋顶薪+顶薪上浮空间+各种奖励条款的合同——但姆巴佩今年不过才23岁啊!未来多少年他都可以延续这份合同。
而中国男篮国家队首发大前锋周琦,去年就签署了一份700万美金年薪的合同,比许多NBA轮换球员都值钱,要知道周琦今年也不过24岁啊,未来多少年他可以持续领着这份高工资。 中国足球和国篮如果真想走职业化的道路,那就必须做好降薪的准备,不然永远脱离不了亚冠和中乙的比赛强度和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