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为何要让球?
让球是尊重对手的表现,也是团结友爱的体现。 1986年世乒赛,许昕/梁戈亮在男双第三轮比赛中,遭遇队友刘伟/吕林。这场比赛对两人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因为这是他们的首次世乒赛之旅,更是梁戈亮第一次以主力身份参赛。最终两人直落三局击败新老搭档,为中国队提前包揽冠亚军立下功劳。
然而赛后的一幕却让在场的外国记者们吃惊不小,两位中国选手紧紧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原来他们在赛前商量好,若比赛打满三局,第二局和第三局分别输给对方3分;若打到第五局,则第四局输掉4分……这样无论打多久,无论胜负,双方都保证胜利至少一场,不让对方空手而归。这种高风亮节、团结友爱的精神令在场的外国记者无不动容。
其实让球并非偶然现象,它是乒乓球作为一种绅士运动的必然选择。乒乓球被誉为中国的“国球”,这与它独特的竞赛方式有很大关系。在乒乓球比赛中,每次进攻都有可能得手,但也可能让对方击出界外或者自己失误。因此即使赢了也没关系,这是比赛的正常结果——你不可能总那么容易得手吧!这种方式大大减少了比赛的胜负和名次带来的刺激,增加了运动员之间的友好竞争。
除了运动本身的特点外,运动员的训练方式和教练的战术安排也会影响到赛场上的表现。乒乓球的运动技术动作相对其他项目来说比较简单,容易掌握。这就使得即使是业余爱好者也能很快学会一些基本的技战术并应用于比赛中去。同时由于场地限制,每个地区通常只会训练很少的一些技术流派。这样当两个运动员交手时,往往能很快找到对方的薄弱点发起冲击。
教练会根据对手的特点,安排相应的战术,如拉吊相持、快攻相持或是削球防守等。这都会影响运动员在场上的主动权和对比赛胜利的期望值。如果某个运动员通过努力掌握了更好的技术或战术,他势必会提高自己的期望值,并在比赛中表现出来。所以让球实际上已经融入了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