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比赛要注意什么?
注意事项一,赛前热身 赛前的热身活动很重要,可以降低受伤几率。热身活动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的热身运动是避免比赛中出现损伤的关键。赛前热身至少应该进行10分钟,使身体逐步进入竞赛状态,减少因突然发力造成的损伤。注意每个肌群都要得到充分的伸展。
2.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的活动范围需要重点拓展,因为这三个关节如果不够灵活,很容易在运动中出现急性损伤。 3.拉伸大腿和小腿肌肉群可以提升整体的运动表现水平,并且有利于缓解赛后肌肉酸痛。
4.腰部、颈部动作要标准,防止出现劳损。
5.最后,全身拉伸一遍,为参赛做好准备。 特别提醒:不要为了追求竞技状态而猛跑或急于做高难度动作,这样容易伤仲夏!
注意事项二,赛中合理控制运动量 在进行爬山比赛时,选手应根据自身情况控制好运动量,特别是有基础病或者年龄偏大者,更应当控制速度,以免发生危险。
注意事项三,赛后放松 比赛结束后,可以进行一些放松练习,如慢走、原地深呼吸等,使心脏率和血压恢复到赛前水平,同时预防运动性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
总之,无论是登山还是其他运动项目,科学地进行锻炼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登山初学者应在专业高山向导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以掌握各种地形的攀登技术和自我保护技能。在体能和技术达到要求之后,可报名参加难度较低的登山活动以逐步提高攀登水平。
我国登山运动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每年春秋两季,都会有“国内登山协作机构”组织各种规模的登山活动。国家体育总局登山中心每年都会接受各种登山活动的申报,以保证业余登山者有一个正规的渠道去实施自己的登山计划。这些登山活动绝大多数是以攀登雪山为主(我国对攀登6400米以上高峰实行特批制度),难度在40度雪坡左右,对登山者的体能和技能要求也不是很高,一般爱好者经训练后(3-6个月)都可以参加。
为保证登山者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国家体育总局登山中心规定,非体育系统人员参加登山活动必须通过 “国内登山协作机构”报名。在确定了自己要攀登的目标之后,可以和几家协作机构联系,在仔细考察了它们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后,选择出一家信誉比较好的机构,然后向该机构报名。报名后,机构会安排体格检查、技术训练和体能训练,在达到要求且双方对合同内容协商一致后方可成行。
参加难度较高的攀登活动,需经过体能和技术的强化训练,在体能和技术达到较高水平后,可参加一些5000米以下的雪山攀登活动,在积累了一定的高海拔地区登山经验之后,再参加难度较高的攀登活动。
如果你有足够多的金钱,也有足够高的目标,但又不具备在“国内登山协作机构”报名的条件,可通过与外国登山队联系或直接跟国外登山服务机构取得联系,向有丰富经验的高山向导和协作支付昂贵的“雇工费”,通过他们的帮助,圆你心中的登山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