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的魔球是什么?
魔球理论在火箭应用的核心,就是通过数据分析寻找性价比高甚至被低估的球员和能产生较高回报的进攻方式。从2012年莫雷出任球队总经理后,火箭在保持较低的奢侈税和极高的胜率之间游走,这是魔球的核心表现。
所以当莫雷找到在凯尔特人被低估的霍华德,用3年4100万签下阿里扎,还有3年3100万签下贝弗利,这都是在低价值处投入重金,而3年1860万签下哈登和4年5400万续签了霍华德则都是在高价值处减少投入,而450万得到布鲁尔甚至可以说是低投入高回报的运作。这是莫雷对于球员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而在进攻方式上,莫雷认为要尽可能的多投三分,减少两分球的出手,尤其是低位的进攻。而无限换防和炮轰则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哈登和霍华德的进攻特点,利用挡拆和面筐进攻拉开了进攻空间,在进攻端有10人轮转。
然而这些魔球的核心理念并没有给火箭带来实际的改变,莫雷的运作和德安东尼的战术也没有让火箭实现质的提升,他们仍旧难以在强队中立足。从这个角度说,他们的魔球体系仅仅是比其他球队略高明一些罢了。
霍华德在被莫雷和德安东尼改造了一年多以后,再次证明了自己是一个进攻型的内线,他是一个低位大杀器。而火箭一直想方设法的让他在弧顶和上线游弋,利用挡拆下顺进攻,而低位单打却被严重限制。
所以霍华德在魔术时期在距离篮筐3英尺范围内,进攻命中率达到惊人的74.5%,而在火箭仅仅提升到了76.1%,但场均出手减少到了6.4次。场均在低位拿球7.5次每回合能够在低位拿到1.07分,排在联盟中游。而和霍华德相比,在火箭的魔兽不再那么凶猛,在低位的进攻次数每场下降了3.5次。
在火箭的两年里,霍华德的效率比他最巅峰那两年(2010-2011)都低。在09-10赛季,霍华德在低位每场有12.9次支配球,而14-15赛季只有8.1次,霍华德在低位的威力并没有达到他在魔术时58.3%的低位命中率,他也没有在内线有足够多的持球次数和更多的篮下进攻次数。霍华德在低位的威力被限制,而火箭却也没有找到一个可靠的2号位顶替琼斯离开后留下的空缺。上赛季30支球队中,只有76人的1号位命中率低于路易斯·威廉姆斯,而他的三分球命中率更是只有29%。莫泰尤纳斯也很难在内线形成可靠的威胁,所以他只能在3分线外获得更多的出手,但39场的175次出手命中率只有26.8%,3分球越投越多却越不靠谱。
所以火箭在魔球的支配下,霍华德的低位威胁被限制。他们尝试将霍华德提到高位,尝试让哈登打控球后卫,让霍华德成为纯粹的中转站,甚至让霍华德在前场跑位拉扯对手的防线,为外线创造三分机会。但是,霍华德的高位表现并不好,他在内线场均只有3.4次的助攻,虽然在2014年季后赛中的助攻率曾经达到过25.9%,但那是特例。他在低位的高效率被浪费了,霍华德的低位进攻威力受到了限制,同时大个子在高位的威胁也不够。
所以火箭在魔球的支配下,他们在低位和高位之间陷入了两难境地。在魔球体系下,低位进攻并不是一种高效的进攻方式,但是,低位背身单打每回合可以拿到1分(0.95-1.02之间),这比联盟平均水准要高出10%,这已经超过了所有急停跳投和所有定点跳投的表现。所以他们的魔球体系只是略高明了一些而已,而在魔球的指挥棒下,他们还是很难成为一支强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