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弃将为何都那么猛?
主要还是因为火箭队管理层在处理球员薪资时的“抠门儿”以及教练组对球员的使用有局限性。
“抠门儿”的管理层
熟悉NBA历史的球迷一定知道,休斯顿火箭队最著名的外号是“德州小绿屋”。之所以会给火箭队这个外号,除了当地盛产石油天然气之外,更有火箭队管理层“吝啬”之风行于联盟之间。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大梦”奥拉朱旺领衔的火箭队两次捧起NBA总冠军金杯。然而,在两次夺冠之后却出现了奇怪的一幕:功勋球员一个个离开,新援也接连被放弃。比如,在95年退役的“德黑兰王子”托马斯,被交易至老鹰;1996年被交易到黄蜂的“海军上将”罗宾逊;1997年被交易至猛龙的威尔金斯;1997年被火箭队买断后加盟湖人的霍里的等等。
1996年,奥拉朱旺以超人权(鸟权)与球队续约了一份6年7400万的顶薪合同,火箭队内所有球员的合同总薪水加起来,甚至高出了球队薪资空间的200万美金,这就是著名的“980万美元工资空间困境”。于是,为了保证薪资均衡,节省薪资空间,火箭队不得不将为球队立下汗马功劳的老臣子交易或者买断,因此他们也有了这样一个称号:“冠军收割机”。
时间进入21世纪,随着航天城的经济繁荣,休斯顿火箭队也一改往日“穷鬼”的形象,开始在自由球员市场上大肆招募。姚明作为状元加盟球队,为火箭队带来了中国市场,也给球队带来了可观的商业回报。此后,莫雷以“超低性价比”接连引进麦迪、巴蒂尔等球员。在姚明受伤退居幕后之后,莫雷仍然保持了精打细算的特点,接连引进洛瑞、贝弗利等实力派球员。同时,莫雷还为球队留下了不少廉价的“炮灰”,比如“无毛大侠”布鲁尔、“单打王”洛夫顿等等。这些廉价炮灰的加盟,使得火箭队在保持高薪空间的同时,也可以保持很强的战斗力。甚至于莫雷为了保持薪金的平衡,会接连将对球队有贡献的球员以廉价交易和买断方式送走,比如在16-17赛季休赛期,莫雷接连将贝弗利以廉价交易、德克尔以廉价买断的方式送走,这使得他们俩在被交易和买断之后,各自职业生涯获得了“新生”——贝弗利如今在快船队已经成为顶薪球员;德克尔则在公牛获得了4年5000万合同。
当然,休斯顿火箭队在“吝啬”之外也有大气的时候,比如为“周琦”开出5年900万的合同。当然,以周琦目前的能力,想要拿到这份合同,还需要持续多年征战NBA联赛。(周琦与火箭队签的合同为A类合同,第4、5年没有保障性,若无法达到要求将转为非保障性合同。因此,周琦想要全部拿到这份合同,还需要更加努力。)
教练组有局限性
除了管理层“抠门儿”之外,教练组的局限性也会迫使一些有能力的球员被交易和买断。毕竟,球队成绩是考核教练的主要方面。
比如,布鲁尔“流浪”生涯从2016年开始。当时莫雷将布鲁尔以廉价交易至湖人并被裁掉。此后,布鲁尔加盟森林狼,在汤姆贾佐的“铁血”战术下,布鲁尔在森林狼再次涅槃重生,不仅拿到一份2年900万的大合同,还进入最佳防守阵容。而在此前的7个赛季,布鲁尔总共才拿2000万美金。
又比如,今年夏天,火箭队将“卡佩拉替补”克里斯买断之后,克里斯在勇士队获得重用,不仅重新签订一份240万的全额保障性合同,还成为勇士五小的核心轮转。